新華社消息,1月15日18時18分,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的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編組52輛的60066次貨物列車滿載煤炭從將軍廟站駛往淖毛湖站,最終出疆前往寧夏,標志著將軍廟至淖毛湖的將淖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意味著“疆煤外運”能力從源頭得以提升,有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將淖鐵路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哈密市,西起烏將線的將軍廟站,東至紅淖線的淖毛湖站,正線長度429.9公里,全長約430公里,總投資約103億元,設計時速120公里,為電氣化貨運I級鐵路,工程自2021年4月開工建設。
安源煤業1月18日晚公告,1月18日0時34分,公司所屬豐城曲江煤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曲江公司)掘進二隊進行巷修作業時,因頂板垮冒,冒落煤渣壓住2人,經現場積極搶救,1人安全升井,1人搶救無效死亡。
根據公告,事故發生后,安源煤業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曲江公司進行停產整頓,對公司所屬其他煤礦自1月18日早班起停產自查自改兩天,并按相關規定與程序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報告。當前,事故調查和善后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供暖季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多措并舉做好保暖保供工作。
一方面,全力提高煤電油氣供應能力。發揮煤炭兜底保障作用,穩定煤炭產量,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億噸以上、同比增加3000萬噸左右。
河南政府網消息,1月16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剖析平頂山天安煤業十二礦“1·12”事故暴露出的問題,講評“六查一打”煤礦領域工作情況,對煤礦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瓦斯治理和智能化建設進行安排部署。
河南省副省長劉尚進出席會議并指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汲取事故教訓,摒棄麻痹、僥幸思想,迅速扭轉安全生產被動局面。要舉一反三排查、整改安全隱患,開展千米深井會診,組織瓦斯專項治理,加大執法震懾力度,確保各項措施真正落實,推動煤礦領域“六查一打”專項行動縱深開展。
山東能源集團消息,1月16日,新礦集團魯新煤礦聯合試運轉啟動,標志著山東能源在蒙東區域開發建設的現代化井工礦井正式步入試生產階段。
據了解,魯新煤礦背靠蒙東煤炭能源基地,產品輻射霍林河礦區及東北煤炭緊缺地區,礦井井田面積28.77km²,資源儲量9.11億噸,設計年生產能力500萬噸,服務年限62年。煤種屬低硫、低磷、低中灰分、高熱值的優質褐煤,發熱量在3500大卡左右,是良好的動力、燃料用煤。
滄州發布消息,2023年,黃驊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3億噸,同比增長4.99%。黃驊港貨物吞吐量連續四年突破3億噸。
其中,煤炭完成2.2億噸,同比增長1.54%,煤炭下水量居全國第一;礦石完成0.81億噸,同比增長13.5%;其他貨類(油品、糧食、鋼材、礦建材料等)完成0.29億噸,同比增長10.29%。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全國原煤產量41431萬噸,同比增長1.9%,增速比11月份收窄了2.7個百分點。較11月份增加31萬噸,增長0.07%。
12月份日均產量為1336萬噸,較11月份的1379.9萬噸減少43.9萬噸。
中新社消息,在16日召開的山西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交流會上,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長苗還利介紹,2024年,山西將新建成150座智能化煤礦。
會議透露,2023年,山西新建成81座智能化煤礦和498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截至目前,山西281座煤礦擁有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產能達74750萬噸/年,占全省生產能力的61.91%。
據常熟日報報道,2023年,常熟港累計進口電力用煤1389.51萬噸,同比增長6.3%,創歷史新高。
其中,常熟發電、華潤電力作為服務常熟地方經濟的兩大主力發電廠,累計進口電煤1193.17萬噸,占總量85.8%。
黑龍江省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消息,1月12日,全省煤礦安全生產暨警示教育視頻會議在哈爾濱召開。會議指出,2023年全省煤炭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煤礦安全生產和煤炭行業發展,推動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煤炭安全保供、釋放煤炭優質產能、煤礦智能化和標準化等基礎建設取得新成效。
會議要求,必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處理好治標與治本、執法與服務、監管與監察、督政與督企的關系,堅決采取實招硬招防范化解煤礦重大安全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線。
(編輯:武文馨 審校:張艷)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