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冷空氣影響,近期,暴雪、寒潮、冰凍、大風等惡劣天氣紛紛來襲,多地氣溫“俯沖式”下跌,供暖供電需求攀升,能源供應迎來“大考”。
據發改委介紹,目前,全國用電用氣需求處于歷史高位。12月17日,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2.42億千瓦、用氣量14.23億立方米,分別比去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萬千瓦、1.08億立方米,創下供暖季歷史新高。
在安徽,12月18日晚,安徽全省最高用電負荷達5124萬千瓦,連續三天刷新冬季用電負荷極值,合肥、滁州等12個地市均創冬季負荷歷史新高。在河北,12月17日,電網最大負荷達到了4486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創下冬季歷史新高。
12月1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介紹,當前正處于迎峰度冬電力保供關鍵期,受寒潮天氣影響,用電負荷大幅攀升,公司經營區最大負荷9.9億千瓦,創冬季歷史新高。
隨著用電量攀升,包括安徽、江西、四川、浙江和江蘇等在內的多省已發文倡議節約用電。
在極端天氣影響下,能源供應成為頭等大事。為做好能源保供,相關部門早已提前布局,加大保障力度,確保煤電氣穩定供應。
就目前來看,全國能源供應整體穩定。今年1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38.3億噸,同比增長3.1%,11月至今日均調度煤炭產量處于1270萬噸以上高水平,為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進入供暖季以來,全國日均發電量25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7%;天然氣供應充足,日均供應量12.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
資源儲備方面,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億噸以上、可用26天。全國煤電非計劃停運和出力受阻容量處于歷史同期較低水平。天然氣儲備能力較去年大幅提升,地下儲氣庫、LNG儲罐可動用氣量均處于較高水平,成品油庫存保持高位。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近日表示,預計今冬明春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但西北、華東、西南、南方區域的部分省份保供壓力較大,其中云南存在一定電量缺口,內蒙古西部局部時段存在一定電力缺口,陜西、甘肅、青海等地電力供應較為緊張。今冬全國用電負荷較去年同期可能增加超1億千瓦,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國家能源局高度關注電力供需情況,強化供需預警與研判,推動化解局部地區供應緊張風險。
杜忠明說,國家能源局按照“一省一策”指導電力供應緊張和偏緊地區做好供應保障工作;密切關注供需形勢,分析苗頭性、潛在性、趨勢性問題,及時做好協調,化解局部地區的電力供應緊張風險。
煤炭方面,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快建設山西、蒙西、蒙東、陜北和新疆煤炭綠色轉型供應保障基地,優化煤炭生產開發布局;推動煤炭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煤炭產量保持高位;拓展與煤炭資源大國合作,穩定煤炭進口;緊盯東北、兩湖一江、西南等區域,有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區域性煤炭供應偏緊局面。
同時,督促廣東、海南等氣電大省天然氣穩定供應;推動電源電網項目加快建設;督促電網企業充分發揮電網統籌配置功能,深挖西北、南方等區域余缺互濟潛力;指導電力企業優化水庫蓄水,做好設備運維檢修,保障機組頂峰能力;督促各地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優化有序用電預案并開展實戰演練,確保民生和重點用戶用電。
杜忠明 表示,國家能源局將督促指導電力行業有關單位繼續做好極端天氣防范應對準備,積極提升電網雨雪冰凍災害防范能力,確保能源保供穩定局面和電網安全運行。
與此同時,為做好強寒潮天氣應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和有關地方,在寒潮來臨前提前研判并進行準備,在寒潮期間加強資源統籌調度,全力增加電力、天然氣頂峰保供能力,快速協調解決局部區域不平衡問題,本輪寒潮全國能源供應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杜忠明 指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壓實各方責任,切實做好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保供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編輯:張艷 審校:霍吉平)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