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揚子晚報報道,記者從蘇北航務管理處獲悉,截至2023年12月19日,蘇北運河年內煤炭運量10041萬噸,首次突破1億噸。
蘇北運河作為江蘇省內煤炭運輸主通道,常年承擔著全省煤炭消耗量1/3的運輸任務,有力保障著全省的電煤運輸。近日,江蘇省連續受寒潮、雨雪天氣影響,煤炭需求進入高峰期,部分電企煤炭庫存緊張。為解決“燃煤”之急,蘇北航務管理處持續發力,利用水運不受限雨雪冰凍等極端天氣優勢,多措并舉,確保煤炭運輸船舶安全快速通過。
河南能源消息,近期中潤煤業提前謀劃,精心部署,積極配合新疆銷售分公司開展2024年度煤炭長協銷售合同簽訂工作,計劃簽訂電煤長協用戶量800萬噸。
立足于“早”,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該礦第一時間繳納全國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會員費,保障賬號順利使用。組織相關人員線上參與2024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平臺操作培訓工作,為完成長協合同簽訂工作奠定了基礎。
12月20日晚,亞泰集團發布公告,公告中對上交所的問詢函進行回復(簡稱回復函)。公告稱,因考慮到“收購資金成本”等問題,亞泰集團決定終止本次收購雞西泰鑫煤業有限公司(簡稱泰鑫煤業)股權事宜。
亞泰集團曾于12月12日晚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亞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擬以5.12億元、4.27億元的價格,分別收購吉林省申廣商貿有限公司(申廣商貿)、吉林省愛都商貿有限公司(愛都商貿)持有的雞西泰鑫煤業有限公司(泰鑫煤業)53.33%、44.45%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泰鑫煤業97.78%的股權。
國務院國資委官網消息,12月20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范應對工作、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研究貫徹落實舉措,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指導推動國資央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抓緊抓實各項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風險防范、基礎保供、搶險救援和安全運行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主持會議并講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出席會議并結合分管工作作了發言。
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清醒認識當前防災減災救災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加強監測預警,強化應急準備,完善各類極端災害情況下的處置預案,堅決做好國資央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切實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華電煤業消息,截止12月17日,華電煤業2023年累計完成煤炭保供量突破3800萬噸,創歷史同期最高煤炭保供記錄。
今年以來,華電煤業著力推動“采洗銷互動、路港航協同、產運需銜接”煤炭供應鏈建設,積極構建產、運、儲、配、銷、送一站式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煤炭保供產量穩、效率高、范圍廣,保供覆蓋全國19個省95家發電供熱企業,把安全和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受強冷空氣影響,近期,暴雪、寒潮、冰凍、大風等惡劣天氣紛紛來襲,多地氣溫“俯沖式”下跌,供暖供電需求攀升,能源供應迎來“大考”。
據發改委介紹,目前,全國用電用氣需求處于歷史高位。12月17日,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2.42億千瓦、用氣量14.23億立方米,分別比去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萬千瓦、1.08億立方米,創下供暖季歷史新高。
中國秦發發布公告稱,集團非全資附屬公司SDE已開始于印尼經營煤炭開采。SDE持有印尼南加里曼丹省哥打巴魯縣Sungai Durian的煤礦的煤炭開采經營許可證,煤礦面積約185平方公里。
集團已委聘一家獨立礦業顧問公司根據JORC準則估計SDE煤礦的總煤炭儲量及資源量。根據該顧問的報告,于2021年12月31日,SDE煤礦的概略煤炭儲量估計達到約293百萬噸,而煤炭資源量估計達到約589百萬噸。于2023年11月30日,集團在SDE煤礦的投資總額約為3億美元。SDE煤礦的設計產能為每年約一千萬噸煤炭。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份,中國進口動力煤(包含褐煤、其他煙煤和其他煤,下同)3191.1萬噸,同比增長23.59%,環比增長20.47%,仍是歷史同期新高。
11月份動力煤進口額為27.22億美元,同比減少9.39%,環比增長34.5%。由此推算,11月份動力煤進口均價為85.29美元/噸,同比下降26.68%,環比增長11.65%。
人民網消息,截至12月13日,黃驊港煤炭年下水量較去年提前9天完成20024萬噸,連續4年突破2億噸大關。
今年以來,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公司充分發揮國家能源集團一體化運營核心港作用,加強與鐵路、銷售和航運等一體化單位協同效能,結合到車趨勢、船貨匹配等情況進行分析預判,適時調整作業計劃,形成三天滾動計劃,保障港口生產運行順暢;以創新組織機制為發力點,建立“5萬噸級雙向通航”和“雜貨泊位待移泊”機制,進一步釋放航道通航和泊位周轉能力;以末端落實為有效抓手,緊盯翻、堆、取、裝重點生產環節配合銜接,從缺貨備煤、場垛優化等多點發力,嚴密防控生產全流程保供風險,推動常態化保供工作再提升、再加強,切實擔起能源供應壓艙石,能源革命排頭兵重任。
1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2月份新聞發布會。從今年供暖季能源保供總體形勢看,在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入冬以來全國能源保供總體形勢良好,各項工作平穩有序,群眾用能需要得到較好保障。
具體來看:一是能源生產供應有保障。進入供暖季以來,全國煤炭產量保持高位;日均發電量25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7%;天然氣供應充足,日均供應量12.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二是資源儲備有保障。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億噸以上、可用26天。全國煤電非計劃停運和出力受阻容量處于歷史同期較低水平。天然氣儲備能力較去年大幅提升,地下儲氣庫、LNG儲罐可動用氣量均處于較高水平,成品油庫存保持高位。三是民生用能有保障。提前落實民生保供資源,簽足簽實發電供熱用煤、天然氣中長期合同。督促各地切實擔起民生用能保障主體責任,壓實供能供熱企業直接保供責任。
國投消息,2023年12月11日,隨著20萬噸級“海鳥”輪作業結束平穩離港,國投湄洲灣港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年度進口煤炭接卸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
2023年,國投湄洲灣港面對終端電廠集中采購增多、船舶集中到港、極端天氣頻發以及周邊港口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為搶占外貿煤炭市場份額,采取了“把脈、思策、謀定、破局”的四步走策略,通過創新市場營銷和業務拓展的思路,持續優化標準作業線流程,不斷加強內部資源整合,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同時,國投湄洲灣港獲得“2022年度全國先進物流企業”以及“2022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優秀實踐案例”等榮譽。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1日消息,從雞西市委宣傳部獲悉,12月20日15時50分,雞西市恒山區坤源煤礦發生一起斜井跑車事故。
經在現場多方了解,事故造成12人死亡,13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傷員現已全部送往醫院救治。據了解,該礦為民營企業,技術改造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年,2023年12月15日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編輯:武文馨 審校:張艷)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