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針對袁勇杰代表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提出的“推動霍邱區域礦產資源產業發展,鏈接網絡智慧化、智能化發展”的建議答復表示將予以支持。
霍邱縣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鐵礦探明儲量25億噸,遠景儲量達35億噸,位居全國第五、華東第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已成為霍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產業和特色產業。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支持:
一是提高鐵礦資源保障能力。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的溝通聯系,搶抓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機遇,推動將霍邱地區鐵礦資源作為重點勘查礦種,加大資源勘探力度,提高鐵礦資源保障能力。鼓勵支持現有鐵礦生產企業加強礦區深部勘查,協調市縣財政資金出資開展礦山邊部勘查,擴大礦山資源儲備,延長礦山服務年限。
二是加快推進鐵礦項目建設。發揮省級鐵礦項目建設專項工作組牽頭單位作用,按照《安徽省加快推進鐵礦項目建設實施方案》部署要求,協調自然資源、生態環保、林業等部門,合力解決霍邱鐵礦項目建設的“堵點”“難點”。目前,劉寺鐵礦項目資金緊張、環山鐵礦礦業權變更登記等2個問題已妥善解決,周集鐵礦礦業權涉案、李老莊鐵礦勘查成果確認等2個問題已取得階段性進展,萬莊鐵礦、范橋鐵礦礦業權涉案等2個問題正積極推進。
三是發展壯大鐵礦資源基地。截止2022年底,霍邱縣現有鐵礦生產企業16家,設計產能3555萬噸/年,2022年鐵礦石產量2506萬噸,霍邱鐵礦資源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安徽省“十四五”非煤礦山發展規劃》已將發展壯大霍邱鐵礦資源基地納入全省礦產基地支持范圍,從優化布局、結構升級、綠色發展、安全保障、數字賦能等方面支持霍邱鐵礦資源基地建設。
四是推動鐵礦智能化發展。引導支持霍邱鐵礦生產企業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將5G、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應用于鐵礦采選生產、企業管理各環節,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示范礦山。符合條件的礦山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項目納入制造強省資金支持范圍,引領推動我省非煤礦山行業開發加速向綠色、安全、高效方向發展。
(編輯:武文馨 審校:張艷)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