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低碳深入人心 能源領域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中國煤炭資源網 綜合 2024-03-05 16:47:03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近年來綠色發展已逐漸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碳交易逐步完善的當下。本網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關“減排”、“低碳”、“綠色”的提案特別多。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提案的大量出現,也順應了這一大趨勢。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推進美麗中國的建設。

     

    本網策略梳理發現,這些提案涉及方方面面,有行業領域的,有碳排放治理方面的,有政策支撐的,有技術革新方面的。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全國人大代表、九洲集團董事長李寅表示,國家已經明確提出兩個階段碳減排奮斗目標。在能源需求與環境保護出現發展矛盾的情況下,尋求對傳統能源消費模式的突破就成為關注的焦點和發力的重點。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金雙根建議,推動煤炭綠色開采及煤礦綠色發展,科學推進煤炭由主體能源轉為兜底保障能源;推動煤炭產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協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勝利表示,將大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技術迭代突破,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帶頭走好煤炭與煤化工、新能源優化組合、耦合發展之路,拓展高質量發展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當前我國能源發展仍面臨需求壓力大、供給制約較多、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挑戰。綠色低碳發展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和壓力。這一重任基本落在了新能源的發展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電董事長江毅表示,2024年,中國華電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打好結構調整攻堅戰。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延伸“氫”“儲”“碳”“智”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產業鏈,打造華電綜合能源產業圈。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綠色低碳深度融合,為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材科技(酒泉)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工程師劉錦帆表示,酒泉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開發條件優越,風能、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11億千瓦。因此,他建議,支持酒泉市打造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以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為支撐的新型電力系統。

     

    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表示,“雙碳”目標下,以光伏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已成為世界能源格局優化的主要力量。他建議,自然資源、農業農村、能源、電網等相關主管部門協同推動,扶持與推動設施農業光伏業態發展,出臺設施農業扶持、土地整改補貼等相關扶持政策,明確可利用的存量設施農業大棚,提高設施農業用地使用期限至25年以上。同時支持進行農網改造建設,配置臺區儲能、變壓器擴容,增強電網接入承載力,提高電網的穩定性,耦合小而散農光項目的接入,滿足鄉村電氣化需求,助力新農村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認為,目前我國核電正處于加速建設時期,而核電未被納入我國綠色電力體系,其參與市場競爭面臨挑戰,進而影響核電低碳價值的有效發揮。既不利于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核電行業的長遠發展。為此,他建議將核電納入綠色電力體系。并表示,從我國國情看,碳減排任務更加艱巨,將核電納入綠色電力體系是實現能源消費側和供給側協同轉型的重要舉措之一,不僅為核電的綠色低碳屬性提供官方證明,實現綠證對非化石能源電力的全覆蓋,還能滿足市場用戶購買需求,充分發揮核電在全國減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李寅表示,微電網是以節能減排為契機,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能源供應與消費模式。微電網是由分布式電源、用電負荷、儲能設施、配電設施、系統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小型發配用電系統,可實現分布式能源的就地消化、就地平衡,減少電力損耗,節省輸電費用以及減少對土地和空間資源的占用,同時也可以和大電網進行能量交換、互為輔助,推動能源結構轉型。他建議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微電網的大規模建設推廣。

     

    在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谷樹忠看來,各領域特別是農業、傳統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應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保育的產業業態。

     

    如果說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當之無愧的“主戰場 ”,那么傳統工業則是“主帥”,減排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整個經濟領域的最終結構。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科董事長鄭月明指出,在“雙碳”目標下,煤化工產業積極實施減碳降碳舉措。從化學角度來看,碳元素只能轉化,不能消除。煤化工合成化學品過程中普遍存在“碳多氫少”、碳氫比不匹配的問題,導致碳排放量較大。要減少碳排放,需要向反應體系中補充氫元素。他表示,表示,除氫氣外,天然氣為常見易得的富氫原料。不過,目前綠氫制備成本較高,供應有限,主要依靠風電、光伏制取,產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有較強的地域限制。同時,我國天然氣整體資源不足,優先作為城市燃氣、工業燃料使用,政策上限制天然氣作為化工原料。對此,鄭月明建議,一方面,支持煤化工產業與綠氫耦合發展,支持綠氫技術開發和項目建設,降低綠氫成本,提高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支持煤化工產業與天然氣耦合發展,提升煤化工產業整體綠色發展水平。在國家規劃的煤化工聚集區,支持煤化工企業根據所在區域能源特點,因地制宜探索減碳方式。在天然氣供應較充足的非煤化工聚集區,支持現有煤化工企業在不增加煤炭用量的前提下,采用與天然氣耦合技術,實施技術改造,降低碳排放。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海螺建材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周金波建議,加強廢棄物源頭的規范管理、加大替代燃料產業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水泥行業替代燃料標準規范體系,同時鼓勵替代燃料處置技術研發和裝備升級迭代。“可通過建立財稅補貼政策,支持替代燃料產業化發展。在推進水泥行業進入碳交易市場的同時,建議核減水泥窯用廢棄物替代燃料的排放量。”周金波表示,在技術研發方面,建議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工藝技術裝備研發納入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支持范圍,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工藝、技術、裝備升級迭代,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建議,一、健全雙碳標準計量體系和深化碳核算體系研究,實現鋼鐵行業碳足跡真實減碳。二、完善鋼鐵行業雙碳鼓勵政策,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的支持力度。三、加大差別化電價政策力度,鼓勵“短流程”企業健康發展。四、加大企業使用和建設綠電的政策支持,促進新能源健康有序發展。五、積極倡導綠色運輸,構建氫能產業鏈與全產業鏈協同降碳。六、完善雙碳領域人才培養機制,助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

     

    此外,部分代表還在在行業減排制度健全方面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中海煉化大榭石化副董事長王志良表示,全球低碳轉型加速,綠色電力替代成為重要降碳手段。各國政府、企業、投資者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持續加大。然而,我國目前尚未建立全國性的綠電抵扣碳排放機制,全國電網平均排放因子計算和部分地方試點碳市場綠電抵扣核算規則未將綠電交易電量排除在核算外。為此,王志良提出三點建議:一、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加快出臺綠電抵扣碳排放政策,從碳排放統計角度制定消費主體購買綠電抵扣碳排放制度,從全國及試點碳市場角度制定控排企業購買綠電折算碳排放履約制度。二、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加快發布將綠電交易對應電量排除的電網排放因子,有效提升我國綠電的國際認可度。三、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從更高層面進一步加強部委間統籌協調,針對此問題研究成立專題聯合工作小組,引入該領域外部權威專家,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加快解決政策出臺涉及的相關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建立電網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完善綠色電力交易機制,開展監測和精準量化電力消費的碳排放,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應對國際“碳壁壘”。劉漢元表示,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是實現目標的最核心實施路徑。未來新型電力系統中,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將大幅提升,電力行業將實現深度低碳、零碳。同時,工業、交通和建筑等部門的用電需求進一步增加,全社會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低碳電力將推動消費端持續降碳、脫碳。隨著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持續攀升,企業電力消費碳排放核算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特別是在工業制造領域,目前領先企業均已開始推行全面電氣化戰略,外購電力碳排放已成為企業碳排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開展監測和精準量化電力消費的碳排放,是反映我國工業企業碳排放現狀及減排進程的重要基礎工作,是提升企業綠電消費積極性,幫助企業降低間接碳排放,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切實抓手,也是體現工業出口產品低碳競爭力,應對國際“碳壁壘”的最佳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總經理閻洪濤認為,綠色低碳項目普遍涉及較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呈現發展初期一次性投資大、后期經營性回報期長的特點。對此,他建議,把在京能源類央企財務公司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試點金融機構范圍,從而發揮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自身“產業+金融”優勢。

     

    此外,就碳排放領域而言,代表委員也提交了眾多議案。其中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提交了《關于明確碳排放權金融屬性 推動碳金融穩健發展的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聯主席、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立表示,由于碳排放存在空間溢出和地區流動,長三角地區依靠獨立的地方治理模式來推動碳減排難度較大,迫切需要通過城市群協同降碳推動高質量發展。針對長三角協同降碳問題,蔣立建議,以現代化能源大系統建設為重點,以能源基礎網絡建設和裝備發展為抓手,依托一體化發展優勢,建立集成優化、區域聯動、智能調控的能源系統,推進長三角創新發展。

     

    南存輝建議,構建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為立法基礎,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技術規范為支撐的制度體系,進一步推進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建設。同時,建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進一步擴大碳市場的覆蓋范圍,會同相關金融主管部門鼓勵金融機構探索碳金融產品創新,挖掘碳排放權價值,創新金融形式,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提升我國碳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編輯:張艷  審校:杜瑞)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

    特別推薦

    1 2月印度煤炭產量同比延續超10%增幅 環比小降 2024-03-05

    印度煤炭部數據顯示,2月份,印度煤炭總產量繼連續第四個月環比增加之后小幅下降,但仍較上年同期實現10%以上增幅。數據顯示,2024年2月份,印度煤炭產量為9765萬噸,較上年同期的8662萬噸增加12.73%,較前一月的9973萬噸下降2.09%。當月,印度煤炭公司(CIL)煤炭產量為7476萬噸,

    2 黑色系期貨收盤數據盤點(2024.03.05) 2024-03-05

    黑色系期貨市場重要數據盤點,涵蓋收盤價、開盤價、成交量、持倉量及最高價、最低價等。

    3 市場供應有收緊預期 國際動力煤價現探漲勢頭 2024-03-05

    過去一周,受美國對俄羅斯部分煤企的制裁影響,國際市場上高卡煤供應有收緊預期,帶動澳大利亞煤價格較前一周明顯回升。與此同時,市場上印尼煤貨源同樣偏緊,疊加降雨天氣和后期齋月影響,印尼低卡煤價偏強運行。國內方面,近期電廠招標積極性有所提升,而海運費迅速上漲使得進口煤到岸成本上升,貿易商投標價格重心上移。

    4 印度小型鋼企正敦促政府禁止鐵礦石出口 能否實現? 2024-03-05

    據外媒報道,隨著銷往中國鐵礦石量猛增推高了當地價格,印度小型鋼鐵制造商正敦促政府禁止鐵礦石出口。印度是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國。出口中國通常占印度鐵礦石總出口量的90%以上。去年,印度鐵礦石出口量大增170%至4400萬噸,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中國,而彼時印度國內對鐵礦石的需求正在上升。深受此影響的印度鋼

    5 下游需求慘淡 港口動力煤市場價格恐難有反彈 2024-03-05

    近日,下游需求依舊未見增加,少量需求壓價明顯,部分貿易商為促成交易,報價繼續小幅下調。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截止3月4日,CCI5500報收于927元/噸,CCI5000報收于818元/噸,CCI4500報收于713元/噸,環比均下跌1元/噸。盡管跌幅有所收窄,但趨勢仍然不變。然而,實際市場上,各

    6 澳大利亞南32公司將出售伊拉瓦拉冶金煤業務 2024-03-05

    澳大利亞礦商南32公司(South32)2月29日表示,其已同意以16.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伊拉瓦拉冶金煤業務(Illawarra)出售給一家印尼公司牽頭的財團,從而退出煤炭業務,專注于銅和鋅業務的擴張。據悉,煤炭業務將出售給高登能源有限公司(GEAR)和M資源公司(M Resources)擁有的一個

    7 煤焦鋼日度數據跟蹤(2024.03.05) 2024-03-05

    煤焦鋼市場重要數據跟蹤,涵蓋主產地、港口、下游及進口市場價格、運費等。

    8 甘肅省能源局召開隴東片區計劃開工和核準煤礦項目調度推進會 2024-03-05

    甘肅經信網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三抓三促”行動推進會議精神以及全省經濟工作和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確定的全年核準建設12處煤礦項目目標任務,2月28日上午,甘肅省能源局在平涼市組織召開了隴東片區計劃開工和核準煤礦項目調度推進會。會議聽取了12家煤礦企業前期手續進展、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推進計劃,平涼

    9 進出口評述:1月南非煤炭出口創三年來同期新高 環比明顯回落 2024-03-05

    2024年1月份,南非煤炭出口量同比微幅增長,創下三年來同期新高,但明顯低于前一月出口量。南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南非煤炭出口量為609.82萬噸,較上年同期的605.41萬噸微增0.73%,較前一月的710.26萬噸下降14.14%。1月份,印度海綿鐵行業對海運高卡煤的詢貨有所增加,加之當月

    10 準能集團2月份商品煤首次突破500萬噸 創歷史最高紀錄 2024-03-05

    正北方網消息,2月份,國能準能集團立足一體化運營大局,精準調度指揮,優化生產組織,有效應對大范圍寒潮侵襲,圓滿完成春節保供任務,全月商品煤完成525.5萬噸,首次突破500萬噸大關,超月計劃20.5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發電完成3.18億度,超月計劃0.58億度,主要生產任務指標全部超進度完成,充分

    綜合排行

    1 圖說數據 | 日本煤炭進口總覽(202401) 2024-02-28

    2024年1月日本煤炭進口量,分煤種煤炭進口,分來源國煤炭進口趨勢圖

    2 應急管理部:全國“兩會”召開在即 要嚴格礦山、化工等高危企業復工復產程序和標準 2024-02-28

    2月26日,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部長王祥喜主持召開部黨委會和部務會,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和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和全國“兩會”期間安全防范重點工作。王祥喜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用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

    3 臨汾市已累計建成智能化煤礦12座 2024-02-28

    據山西日報報道,近年來,臨汾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精神,以“煤炭與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錨定“減人提效增安”目標,高位推動、積極投入,煤礦智能化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據了解,截至目前,臨汾市已累計建成智能化煤礦12

    4 煤焦鋼日度數據跟蹤(2024.02.28) 2024-02-28

    煤焦鋼市場重要數據跟蹤,涵蓋主產地、港口、下游及進口市場價格、運費等。

    5 CCI日報:市場交易冷清 報價小幅下探 2024-02-28

    港口動力煤:市場交易冷清 報價小幅下探港口市場交投氛圍冷清,市場報價繼續小幅下探。終端詢貨需求稍有好轉,但還盤壓價偏低,市場成交量偏少。目前港口發運成本仍然倒掛,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不高,港口庫存小幅下降。部分貿易商表示,鐵路發運量不高,港口市場供應仍有結構性缺貨問題,隨著下游日耗逐步恢復,短期市場下跌

    6 越南1月煤炭產量同比增近25% 2024-02-29

    越南國家統計局(GSO)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越南煤炭產量較前一月明顯增加,再次回至400萬噸以上,同比增幅接近25%。數據顯示,1月份,越南煤炭產量為402.88萬噸,較上年同期的324.14萬噸增加24.29%,較前一月的342.79萬噸增長17.53%。2023年全年,越南累計生產煤

    7 2024年1月份全國電力市場交易簡況 2024-02-28

    2024年1月,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5215.9千瓦時,同比增長24.4%。其中,全國電力市場中長期電力直接交易電量413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6%。一、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交易情況1月,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521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4%。

    8 創紀錄的煤炭出口助力蒙古國經濟超預期增長 2024-02-28

    得益于對中國創紀錄的煤炭出口和穩定的銅出口,蒙古國去年的經濟增長快于預期,經濟增長達到5年來的最高水平。蒙古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蒙古經濟增長7%,超過了前一年5%的增長率,也超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份5.5%的預測。“表現較好主要是因為煤炭產量和出口增加,以及與采礦

    9 蘇能股份:公司所屬礦井全面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 2024-02-28

    蘇能股份近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所屬礦井全面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控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與煤炭生產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實時互聯、數據驅動、智能決策、自主學習、協同控制的完整煤礦智能系統,為在產礦井安全高效開采提供了堅強技術支撐。蘇能股

    10 動力煤日度數據跟蹤(2024.02.28) 2024-02-28

    動力煤市場重要數據跟蹤,涵蓋主產地、中轉港、下游及進口市場價格、庫存、運費等。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