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之聲消息,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宿州熱電基于熔鹽儲熱的煤電靈活性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成功舉辦開工儀式,全國首個GWh級熔鹽儲熱耦合煤電機組熱電解耦項目正式拉開建設序幕。
國家能源集團在2024年工作會議上提出,重塑形成“煤火風光水、化油氣氫核等能源譜系+物流貿易金融支撐+產研用融通”的綜合性現代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基于我國能源結構特點,煤電仍承擔保障電力安全的重要作用,開展“煤電+儲熱”提升煤電調節能力,對深化煤電靈活性改造,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具有積極作用。
GWh級熔鹽儲熱耦合煤電機組熱電解耦項目由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實施、新能源院研發,是國家能源集團產研用融通的典型案例。
熔鹽儲熱技術與機組的深度耦合,可實現熱電解耦,解決機組調峰與供熱保障的關鍵問題。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在宿州、龍山、長春等多地開展熔鹽儲熱技術耦合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的應用研究,采用“一廠一策”的靈活部署策略,針對不同應用場景設計多條技術路線,充分發揮頂層設計優勢,持續助力集團清潔能源結構轉型,推動取得多個“首次”。
該項目是國家能源集團科技示范項目,被安徽省能源局列為技術創新項目,也是全國首個GWh級熔鹽儲熱耦合煤電機組項目。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作為實施單位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項目由新能源院作為技術研發單位,采用高低溫雙罐熔鹽儲能系統,利用燃煤機組抽汽加熱熔鹽技術,以滿足供熱機組熱電解耦及深度調峰運行靈活性要求。該項目通過熔鹽儲熱耦合煤電機組技術的科技研發實現熱電解耦,可以有效解決安徽公司宿州電廠機組供熱、供電難以兼顧的現狀,提高安徽公司科技創新發展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為提升集團公司在長三角地區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2023年底,我國煤電機組裝機容量11.6億千瓦。熔鹽儲熱技術在煤電機組的成功應用對于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同時推動煤電機組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型,促進煤電機組從電量供應主體逐步轉變為電力供應主體。
(編輯:張艷 審校:杜瑞)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