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雖然A股未能在開年之際實現“開門紅”,但煤炭板塊卻實現了這個小目標,近兩日更是屢攀新高,截止1月25日午盤,仍在持續走高。這一情況在1月24日尤其引人注目,當日部分上市煤企的股價及市值更是創下了上市以來最高紀錄。
1月24日,陜西煤業收盤股價報收23.33元,漲幅為2.1%,刷新收盤紀錄,市值為2261.84億元。當日盤中,該股股價一度高達23.55元,為歷史新高。
除陜西煤業外,1月24日,中國神華股價報收34.61元,上漲2.94%,市值超過6876億元,也再次刷新紀錄;新集能源每股上漲4.34%至5.53元;兗礦能源每股上漲3.36%至21.56元;上海能源每股上漲3%至13.4元。
從消息面來看,近日部分機構發布的報告繼續看好煤價。德邦證券指出,預計煤價冬季旺季仍將高位震蕩。港口庫存延續去化,截至1月19日,環渤海9港庫存為2291萬噸,同比下降8.97%。該行預計2023年三季度是全年業績低點,2024年行業盈利仍將同比增長、前低后高。
同時,多家優質煤企控股股東陸續發布股份增持計劃彰顯信心,低資本開支下煤炭板塊的高股息具有吸引力,且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持續推動下,企業價值進一步得到股東的重視。數據顯示,目前煤炭ETF(515220)跟蹤的中證煤炭指數股息率高達7.65%。
此外,在能源轉型、“雙碳”背景下,煤企普遍對傳統主業資本再投入的意愿較弱,這也意味著我國未來新建煤礦數量有限。并且在高利潤、高現金流有望長期持續的背景下,煤企可能會不斷提高分紅比例。
國聯基金投教達人趙楠之前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經濟環境弱復蘇,這時候煤炭板塊的幾個特點很具有優勢:首先,就安全性而言,煤炭板塊的估值已經處在歷史的低位區域,PE(市盈率)估值對應2023年業績多為6~8倍,以PB-ROE(市凈率-凈資產收益率)方法分析,煤炭股ROE很高而PB卻大幅折價,這說明煤炭企業價值或被低估;其次,煤炭企業具有高分紅的特點,逐步受到資本市場資金的青睞,煤企高分紅已成為大趨勢。這都是煤炭成為當下投資寵兒的重要原因。“總之,煤炭行業攻守屬性兼備,經過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后,高盈利的屬性沒有發生改變,行業ROE仍居眾行業前列,行業股息率居于行業首位。”趙楠說。
中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濤也指出,從交易層面來看,A 股指數在 2023 年年末和 2024 年年初的波動較大,各機構投資者調倉換股的需求也較大。在這種情況下,盈利穩定、高股息的煤炭股的相對風險收益比較高,可能更受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從宏觀層面來看,國內經濟仍然呈現弱復蘇的狀態,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023 年 12 月,從月初的 2.7%快速下降到了月末的2.5%,再加上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在這種情況下,煤炭股高股息的價值進一步凸顯。
此外,從行業層面來看,也內普遍表示,經過供給側改革和多年的調整,煤炭行業的產能基本上已經出清,煤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大幅下降。加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大力增加煤炭長協的覆蓋率,煤炭上市公司已經從原先的周期股轉化為現金流穩定、分紅率高的“類公用事業”股票。煤炭行業的估值和中長期配置價值都在不斷上升。
這就是煤炭板塊“飚紅”的主要原因所在。以陜西煤業為例,2023年12月22日,陜煤集團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增持了陜西煤業200萬股A股股份,增持金額約4122.92萬元(不含稅費)。首次增持完成后,陜煤集團持有陜西煤業的股份從65.12%增至65.15%。
2023年12月25日,陜西煤業發布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對于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陜煤集團計劃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3億元,擬增持價格不超過25元/股,資金來源為陜煤集團自有資金。
Wind數據顯示,受行情影響,1月2日-11日,煤炭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入額已經達到53.5億元。
就股價飆升的情況,第一財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了陜西煤業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板塊整體業績不錯,分紅也較為慷慨,加之煤炭行業估值相對偏低,因此受到了市場青睞。
(編輯:張艷 審校:杜瑞)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