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河能源發布公告稱,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電力集團控股的洛能公司成功摘牌淮南洛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洛河電廠一期),集團公司與中央企業深化合作、煤電一體化戰略再獲重大進展,標志著集團公司聯合重組洛河電廠一二三期圓滿收官。
至此,集團公司電力權益規模超過2300萬千瓦,全資和控股權益規模邁上1000萬千瓦大關,煤電規模和控制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洛河電廠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始建于1982年,是安徽省第二個超百萬千瓦的大型火力發電廠。2001年至2002年期間,經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后,電廠發電能力提升,成為安徽省第一大發電廠。
2003年隨著電力體制改革,洛河發電廠劃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并進行了三期擴建;2023年8月,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電力集團成功摘牌洛河電廠二期、三期51%股權;2023年9月淮河能源集團成功取得安徽省發改委下達的淮南洛河電廠四期2x1000MW煤電項目代碼。
淮河能源表示,摘牌洛河電廠一期后,將充分利用一期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污染物排放等指標,以及部分土地、煤場、鐵路專用線等資源建設四期項目,可有效降低投資成本。同時,能夠充分釋放淮南煤電基地規模效應,將坑口煤電一體化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負荷中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發揮煤電產業規模效應,提高話語權,增強控制力,提升集團公司綜合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
淮河能源集團前身為淮南礦務局,1998年改制為淮南礦業集團,201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淮河能源集團。目前,淮河能源集團已發展成安徽省煤炭產能規模、電力權益規模最大的企業,是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和6個大型煤電基地之一。
在煤炭方面,淮河能源集團現有11對礦井,核定產能7790萬噸/年,井工開采單井規模全國第一。
在煤電方面,淮河能源集團在業內首創“大比例交叉持股”煤電聯營模式,被譽為煤礦辦電“淮南模式”,獲得國家發改委高度認可并推向全國。
上市公司淮河能源成立于2000年11月29日,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主營業務包括火力發電、售電、鐵路運輸和煤炭貿易。
近年來,淮河能源資產重組動作頻頻,但多以失敗告終。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對淮南礦業的重組。
2022年2月,淮河能源擬以400多億元吸收合并淮南礦業,淮河能源承繼及承接淮南礦業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彼時,資產重組若實現,淮河能源將新增電力生產主營業務,淮南礦業則實現煤炭、電力資產整體上市的多年夙愿。但變故突襲,11月28日晚,淮河能源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止資產重組的原因為重組重要標的資產淮河能源西部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兩個煤礦項目公司,先后被當地自然資源部門追繳礦業權出讓收益,這一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由此,淮南礦業籌劃多年的整體上市計劃再度失敗。
之后淮河能源還歷經了對永泰紅磡、淮礦電力、銀宏能源、淮浙煤電、淮浙電力等股權收購的失敗。
不過淮河能源表示,此次摘牌洛河公司100%股權,符合國家煤電聯營政策導向,符合國家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要求,有利于深化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煤電聯營機制,進一步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摘牌洛河電廠二期、三期股權時,淮河能源集團也表示,此舉屬于典型的煤電聯營項目,能夠充分釋放淮南煤電基地規模效應,將坑口煤電一體化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負荷中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發揮電力產業規模效應,提高話語權,增強控制力,提升淮河能源控股集團綜合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
淮河能源表示,下一步,集團公司將緊緊把握國家政策窗口期,搶抓轉型發展機遇,加快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煤炭、煤電、清潔能源產業體系,充分發揮區域能源保供中的“主力軍”“壓艙石”作用,全力打造新時代現代新型能源集團。
(編輯:張艷 審校:杜瑞)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