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宏:2019年煤炭市場仍可能出現時段性偏緊的問題

    中國煤炭資源網 綜合,  觀點 2018-11-15 11:01:00
       

    由中國煤炭資源網主辦的“2018年(第六屆)國際動力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于2018年11月14日在北京召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理事長張宏做了“煤炭去產能政策效果與運行形勢展望”的演講。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理事長 張宏


    一、煤炭去產能政策實施效果分析


    張宏表示,隨著煤炭去產能政策的實施,過剩產能得到了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實現了基本平衡;市場價格在綠色區間波動;經濟效益呈現恢復性增長;去產能職工安置平穩有序;資產債務處置在探索深入。


    1、過剩產能得到了有效化解



    2、市場供需實現了基本平衡



    3、市場價格在綠色區間波動


    4、行業經濟效益呈現恢復性增長


    5、在職工安置方面,主要產煤省區政府積極推動去產能關閉煤礦職工安置工作;如,黑龍江省先后組織轉崗分流安置職工近5.5萬多人;大型煤炭企業去產能煤礦關閉后,通過內部轉崗安置、內部退養等措施,絕大多數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組織再就業培訓,增加職工再就業能力。


    6、關于煤企資產債務處置也在探索中不斷深入。《關于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國有資產處置損失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資[2018]1號),對去產能關閉煤礦資產處理提出了具體意見。《關于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金融債權債務問題的若干意見》(銀監發〔2016〕51號)以及《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實施中有關具體政策問題的通知》(發改財金[2018]152號)。目前,各大型煤炭企業與金融機構正在積極推動市場化債轉股工作實施與落地。


    二、煤炭產業格局變化及主要特點


    通過去產能政策的實施煤炭產業格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九個方面。


    1、由長期以來的“結構性過剩、全國煤炭總量長期不足”轉為“結構性不足、全國煤炭總量長期過剩”態勢。




    2、煤炭生產格局由長期以來的“大中小煤礦并舉、中小煤礦為主”轉為“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中小煤礦為輔”態勢。



    全國煤礦數量逐漸由上世紀80年代的8萬多處減少到2005年的2.48萬處(其中:年產120萬噸及以上的煤礦390處、產量7.8億噸)、2013年的1.25萬處、2015年底的1.2萬處。初步分析,截止2017年底,全國各類煤礦總數不足7000處,正常生產煤礦4000多處;建成年產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1200處左右,產量占全國的75%以上;建成千萬噸級生產煤礦37處,產能6.4億噸/年,在建和改擴建千萬噸級煤礦34處,產能4.4億噸/年。


    3、煤炭開發布局由長期以來的“中東部為主”轉為“中西部為主、向晉陜蒙集中”,全國煤炭資源“梯級開發、梯級利用”開發利用布局初步形成。




    4、全國煤炭消費呈現“消費增幅下降,總量增長空間變小,主要耗煤行業和區域轉換”格局。主要表現在:傳統的東部主要煤炭消費區逐漸由需求增速放緩向總量回落轉變;全國煤炭消費逐漸向中西部轉移。由長期以來的“電力、冶金、建材、化工、民用”五大行業拉動增長需求為主,轉為電力行業增幅回落,冶金、建材、民用總量下降,化工行業耗煤有望增加態勢。


    5、全國煤炭運輸瓶頸制約逐漸緩解,“西煤東運、北煤南調、鐵水聯運、鐵路直達”運輸網絡不斷完善;但由于公路禁運,煤炭運輸結構性運力緊張問題依然存在。


    鐵路運輸方面,大秦、蒙冀、朔黃、瓦日、蒙華、蘭渝等一批煤炭鐵路運輸專線能力不斷增加;特別是蒙華煤炭運輸干線運營后將對華中地區煤炭生產與市場格局帶來較大影響。港口建設方面,秦皇島、京唐、天津、黃驊、日照等環渤海下水港與華南接卸港口吞吐量大幅增加。




    6、煤炭組織結構方面,煤炭企業組織向“強者愈強、企業差異化”發展越來越明顯。


    2017年,全國煤炭產量超億噸的企業6家、產量12.2億噸、占全國的34.7%;年產量超5000萬噸的企業17家、產量20.3億噸、占全國的57.6%;年產量超1000萬噸的企業36家、產量24.6億噸、占全國的69.8%。


    優勢企業快速發展,如國家能源集團、中煤能源、陜煤化、大同等;老礦區企業困難多,如東北、華北、兩湖一江及中西部的部分老礦區煤炭企業;新興企業潛力大,如內蒙古、陜西等地區新發展起來的民營和混合所有制企業。


    7、煤基多元產業格局:“以煤為主、煤炭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煤電、煤焦化、煤化工以及醫養健康、新能源、金融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已經形成。


    煤電產業方面,截止2017年底,煤炭企業參股控股電力裝機規模超過3.0億千瓦時,占全國火電裝機的27.1%左右;煤焦化產業方面,主要企業包括山西焦煤、河南平煤、開灤等;現代煤化工方面,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氣、煤制乙二醇產能分別達到800萬噸/年、800萬噸/年、51億立方米/年、270萬噸/年。同時,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物流、醫養健康、金融服務等新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8、煤炭經濟運行態勢:由“全行業虧損、大起大落” 發展態勢逐漸向“平穩運行、高質量發展”方向轉變。


    這主要表現在,1)煤炭市場價格機制確立; 2)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形成共識;3)煤炭企業效益回升、脫困發展初見成效;4)全社會煤炭庫存處于合理水平;5)煤炭上下游協調發展機制逐漸形成。


    9、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由“大幅降低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和死亡人數” 向“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和職業健康水平提升”方向轉變。


    這主要得益于:1)煤礦安全生產費用提取政策,有力支持了煤礦安全投入;2)煤礦安全法律法規與責任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高;3)煤礦安全技術裝備水平提升,大型現代化煤礦集約化生產,有效控制了重大事故發生;4)淘汰關閉了一大批小煤礦,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


    三、煤炭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展望


    對于煤炭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展望,張宏分析稱,預計2019年煤炭消費將保持平穩,全國煤炭市場供應總體平衡、并向寬松方向轉變,但考慮到氣候和水電出力因素,不排除部分地區受資源、運輸約束出現時段性偏緊的問題,煤炭的調峰作用越來越大。


    張宏指出,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形勢沒有改變,煤炭消費需求將繼續保持平穩態勢;但隨著能源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增長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幅進一步放緩。



    煤炭市場供應朝著總體寬松的方向發展。首先,大型現代化煤礦產量比重逐年增長,煤礦生產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千萬噸級特大型煤礦陸續投產;其次,煤炭進口量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進口量維持2.6億噸左右,并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煤炭穩定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隨著蒙華鐵路建成投入運營、瓦日線運能增長,煤炭轉運能力繼續保持增加。


    不過,結構性緊張的問題依然會存在。全國煤炭調出量向晉陜蒙集中,受氣候、煤礦安全、環保因素影響等區域性、時段性、品種性供應偏緊的問題仍可能出現。


    煤炭市場化機制不斷健全完善,保持市場價格平穩運行的基礎將更加堅實。首先,自2017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推動煤炭企業與用戶簽訂中長期合同,今年,部分大型煤炭企業又紛紛探索簽訂3~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初步調研分析,全國75%以上的動力煤和絕大部分煉焦煤簽訂了中長期合同或戰略協議。其次,按照中長期合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中長期合同價格一直在綠色區間小幅波動。第三,隨著中長期合同交易量增加,現貨資源量相對較少,在市場供需關系變化時,非中長期合同煤炭價格波動較大。


    煤炭行業效益回升,但老企業、老礦區效益低,發展不平衡,扭虧尚未脫困的問題依然突出,維護行業平穩運行,夯實轉型升級發展基礎任務依然艱巨。


    今年前8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81.7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大型煤炭企業(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0%左右)實現利潤1046.6億元,同比增長36.2%。在90家大型煤炭企業中前10家利潤總額791.4億元,占大型煤炭企業的75.61%;


    煤炭企業非煤產業快速發展,但多數非煤產業產值高、效益低的問題還較為突出。另外,多年來集中建設投資形成的企業負債率高、降桿杠難度大;截止2018年8月底,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總負債4.03萬億元,資產負債率72.6%。


    影響煤炭市場供需平穩運行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市場調控難度越來越大。主要包括:1)電力供需結構變化,峰谷差加大,大中型城市最大峰谷差占用電最大負荷的比重接近了50%,一般省份也接近40%;隨著清潔能源發電比例的不斷提高,煤電受季節、極端天氣的影響越來越大,調峰壓力加大;2)季節性短時煤炭需求波動與煤礦生產、鐵路運輸均衡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3)目前煤炭鐵路運輸布局與區域市場供需變化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4)煤炭產品的金融屬性不斷增強,煤炭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大;5)煤炭貿易活躍,市場預期放大了煤炭需求的波動,短時煤炭供需平衡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調控越來越困難。


    張宏最后綜合分析表示,從需求看,宏觀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進一步拉動能源需求。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加大散煤治理和大氣環境保護,非化石能源對煤炭的替代不斷增強,煤炭消費增速將繼續下降。


    從供應看,煤炭新增產能不斷釋放,大型現代化煤礦產能增加,煤炭資源量將進一步增加;進口煤繼續保持一定增加;鐵路部門加大“調整運輸結構”,煤炭有效供給質量不斷提升。


    總體上看,預計2019年煤炭消費將保持平穩,全國煤炭市場供應總體平衡、并向寬松方向轉變,但考慮到氣候和水電出力因素,不排除部分地區受資源、運輸約束出現時段性偏緊的問題,煤炭的調峰作用越來越大。


    (編輯:張艷  審校:霍吉平)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

    特別推薦

    1 今日熱點新聞總覽(2023.07.27) 2023-07-27

    焦點1.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出,從嚴從緊控制現代煤化工產能規模和新增煤炭消費量,《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明確的每個示范區“十三五”期間2000萬噸新增煤炭轉化總量不再延續。確需新建的現代煤化工項目,應確保煤炭供應穩定,優先完成國家明確的發電

    2 每日煤市要聞回顧(2023.07.27) 2023-07-27

    臺風“杜蘇芮”對煤市的可能影響有哪些?眾所周知,今年以來,受經濟恢復遲緩,工業用能表現較為平穩影響,天氣情況對動力煤市場的影響被動放大,不論是冬天的冷空氣還是夏天的高溫均能對市場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那么即將在28日登陸我國的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又能夠對動力煤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臺風影響天氣繼26

    3 火電上市公司業績預喜 但煤電整體仍未扭虧 2023-07-27

    近期,火電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上半年業績公告和預報。據了解,收益煤價下降,入爐成本降低,火電企業普遍業績預喜。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6日,19家火電上市公司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增9家、扭虧5家、略增1家、減虧4家。以火電龍頭“華能國際”為例,上半年,華能國際累計采購煤炭1.05億噸,

    4 6月波蘭硬煤產量同比降12.2% 褐煤降30.8% 2023-07-27

    波蘭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波蘭硬煤產量為387.1萬噸,同比降12.2%,環比降0.7%;褐煤產量為304.7萬噸,同比降30.8%,環比增3.3%。據此計算,6月份,波蘭煤炭產量為691.8萬噸,同比降21.5%,環比增1.0%,為連續第二月增長。今年1-6月份,波蘭煤炭產量累計4

    5 CCI日報:剛需壓價詢盤 成交重心下移 2023-07-27

    港口動力煤:剛需壓價詢盤? 成交重心下移港口市場交投活躍度不高,貿易商報價堅挺,下游剛需詢盤壓價,市場成交價格重心小幅下移。目前市場參與者對后市預期略有分歧,有貿易商認為,港口現貨建倉成本高企,市場可流通現貨有限,價格難跌。也有部分貿易商情緒悲觀,認為下游庫存充足,八月日耗或出現轉頭,需求難以支撐價

    6 產地動力煤:坑口價格整體較穩 少數煤礦價格調整 2023-07-27

    臨近月底部分煤礦生產任務完成停產減產,整體供應趨緊,目前市場主要以冶金化工及站臺補庫等剛需采購為主,在港口下行情緒轉弱,貿易商等采購積極性下降,煤礦長途拉煤車有所減少,少數煤礦價格下調5-20元,也有個別煤礦出貨較好,價格上漲10元,大部分煤礦價格較平穩。煤礦表示,市場供需變化不大,短期價格震蕩調整

    7 泰國6月動力煤進口量同比降37.26% 2023-07-27

    泰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泰國動力煤(包括煙煤和次煙煤)進口量為119.81萬噸,同比下降37.26%,環比下降7.53%。6月份,泰國進口煙煤39.57萬噸,同比下降17.66%,環比下降12.51%。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煙煤27.36萬噸,較上年同期的27.3萬噸微增0.22%;從

    8 俄羅斯2023年煤炭產量或將增長1.5% 出口增幅可達2% 2023-07-27

    俄羅斯能源部長尼古拉·舒利吉諾夫(Nikolay Shulginov)在俄羅斯-非洲峰會前夕接受塔斯社采訪時表示,2023年俄羅斯煤炭產量可能會增長1.5%,而煤炭出口可能會增長至多2%。“目前產量增加了1.2%,出口也在增加。我認為,到今年年底煤炭產量可能會增長1.5%。到今年年底,我們預計出口將

    9 山東能源集團甘肅第二對現代化礦井實現聯合試運轉 2023-07-27

    山東能源集團消息,7月25日上午,西北礦業五舉煤業舉行礦井暨選煤廠聯合試運轉啟動儀式,標志著山東能源集團在甘肅投資建設的第二對現代化礦井按期實現聯合試運轉。甘肅省副省長陳得信表示,五舉煤業礦井暨選煤廠聯合試運轉,對加快建設平涼“雙千億”煤電化冶產業基地,推動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平涼市、崇

    10 降雨影響礦山生產發運 印度大型煤企宣布不可抗力 2023-07-27

    印度國有煤炭生產商新加瑞尼礦業公司(SCCL)近日宣布,因降雨影響煤炭產量,公司位于特倫甘納邦南部的煤礦將面臨為期15天的不可抗力。據當地一家水泥生產商透露,根據本月早些時候新加瑞尼礦業公司向客戶發布的通知,不可抗力自7月17日生效,直至月底。該公司表示,降水導致露天煤礦開采和運輸受到影響,但并未透

    綜合排行

    1 運力市場有所改善 運價繼續小幅探漲 2023-07-21

    本周,沿海煤炭綜合運價延續了上周的漲勢,不過在利好因素支撐力度較弱的情況下,漲幅有所收窄。整體來看,運價仍然在底部波動運行。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沿海煤炭運價指數為531.04,較上周同期上漲7.74點,漲幅1.48%;較上月同期下跌29.09點,跌幅5.19%;較去年同期下跌515.43點,跌幅49.25%。周內,雖然沿海動力煤市場價格有所上漲,但下游反映平平,在高庫存的支撐下,

    2 供需繼續高位運行 秦港存煤繼續累積 2023-07-21

    本周,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小幅累積。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秦皇島港存煤量為577萬噸,較上周同期增加19萬噸,較上月同期減少10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8萬噸。周內來看,庫存先升后降,一度升至587萬噸,之后再次減少。不過整體來看,自7月上旬以來,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呈震蕩抬升走勢。從調度數據來看,本周秦皇島港鐵路日均煤炭調入量為49.73萬噸,較上周減少2.17萬噸;日均吞吐量為47.0

    3 5月澳大利亞煤炭出口額環比增2.1% 2023-07-21

    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5月份,澳大利亞煤炭出口額為83.25億澳元,環比增2.10%,同比降41.42%。其中,對日本煤炭出口額為27.58億澳元,環比增20.69%,同比降44.61%,占澳大利亞煤炭出口總額的33%;對印度煤炭出口額為11.66億澳元,環比降4.58%,同比降53.85%;對中國大陸煤炭出口額為10.24億澳元,環比增23.72%,上年同期為零。對中國臺灣煤炭出口額

    4 嘉能可上半年煤炭產量同比降2.2% 全年產量目標不變 2023-07-21

    7月21日,礦商嘉能可(Glencore)發布運營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煤炭總產量為5420萬噸,較上年同期的5540萬噸下降2.2%。公告顯示,1-6月份,嘉能可動力煤產量為4860萬噸,同比下降2.2%;冶金煤產量為560萬噸,同比下降1.8%。上半年,公司澳大利亞動力煤產量為2990萬噸

    5 焦企對焦炭開始提漲第三輪 漲幅擴大 2023-07-21

    7月18日焦炭第二輪漲價全面落地執行,兩輪累計漲幅為100-120元/噸。隨著煉焦煤持續拉漲快速壓縮焦企利潤,焦企方面在第二輪落地后僅兩天后就快速開始第三輪提漲,同時漲幅擴大。相較此前兩輪,本次提漲幅度擴大50元/噸。據市場消息,7月20日,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區部分焦企對焦炭價格上調100-110元/噸,目前暫無鋼廠作出回應。即便焦炭已經經過了連續兩輪上漲,但由于原料煤價格漲幅高于成品焦炭,焦企

    6 噴吹煤市場一周評述(07.17-07.21) 2023-07-21

    截止7月20日,汾渭CCI長治噴吹(A11.5 V12 S0.5)指數出廠含稅承報1190元/噸,周環比上漲50元/噸;汾渭晉城噴吹(A11,V10,S0.5)指數出廠含稅承報1178元/噸,周環比上漲50元/噸。同期,汾渭陽泉噴吹(A10,V8,S0.6)指數車板含稅價報1304元/噸,周環比上漲55元/噸;汾渭河南焦作噴吹(A12,V7,S0.3)指數車板含稅價報1365元/噸,周環比上漲57

    7 今日熱點新聞總覽(2023.07.21) 2023-07-21

    焦點1.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2023年1-6月,排名前10家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11.8億噸,同比增加4420萬噸,占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的51.3%。其中,國家能源集團30309萬噸,增長1.7%。更多>>2.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中國進口煉焦煤774.5萬噸,同比增55.4%,環比增15.2 %。進口無煙煤210.7萬噸,同比增56.5%,環比增42.

    8 進出口評述:6月中國動力煤進口量環比小降 高卡煤占比續增 2023-07-21

    2023年6月份,中國動力煤進口量結束了連續三個月以來的增長趨勢,較前一月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3000萬噸以上,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一倍。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中國動力煤(包括褐煤、其他煙煤和其他煤,下同)進口量為3001.8萬噸,較上年同期的1265.3萬噸大增137.4%,較前一月的3138.3萬噸下降4.35%。盡管環比小幅下降,但6月份中國動力煤進口量創至少2012年以來

    9 6月近九成省區煤炭進口同比增加 仍是多年來同期新高 2023-07-21

    2023年6月份,中國煤炭進口量繼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之后再次小幅增加,較上年同期相比仍大增超一倍。當月,全國接近九成省區煤炭進口量均較上年同期增加。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為3987.1萬噸,較上年同期的1898.2萬噸大增110%,較5月份的3958.4萬噸微增0.7%,

    10 國內煤市要聞回顧(07.17-07.21) 2023-07-21

    浩吉鐵路每日發送煤炭9.9萬噸 同比增加26.4%據央視報道,為保障迎峰度夏電煤供應穩定,國鐵西安局加強電煤運輸組織,精準投放運力,全力做好迎峰度夏電煤保供工作。浩吉鐵路是國家北煤南運最長的煤炭運輸戰略大通道,主要為鄂湘贛等華中地區提供能源保障。據了解,今年以來,浩吉鐵路陜西省內各站總計發送煤炭3681.8萬噸,占浩吉鐵路全線發運總量的9成以上。澄合礦業西卓煤礦建設規模調整至500萬噸/年陜煤集團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