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會報導>主題大會>文章詳情

碳中和對我國煤市的影響有四方面 煤炭消費量將大幅下降

中國煤炭資源網 綜合,  節能環保,  主題大會 2020-11-12 14:40:41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部主任朱吉茂在由中國煤炭資源網(汾渭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煤炭市場高峰論壇”上表示,全國碳市場建設隨時可能鋪開,對我國煤炭市場將產生直接的影響。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部主任 朱吉茂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宣布新的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朱吉茂指出,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2030年前碳達峰問題不大;但2060年前碳中和究竟是愿景還是剛性約束,認識上還存在一些差異。


現在全國碳市場建設在緊鑼密鼓準備,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據相關人士介紹,若非疫情影響年初碳市場就可能全國鋪開,現在看是隨時可能鋪開,之后碳排放成本對煤炭消費形成重大制約。


碳中和對我國煤炭市場的影響主要有四方面:煤炭投資積極性受挫、影響市場預期、煤炭生產和消費布局加速西移、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060年碳中和顯然對再開新礦形成致命性影響,因此煤炭資源獲取會降溫,獲取代價可能降低。一些開采條件、資源條件、外運條件不是特別優良,處于前期準備工作的煤礦是否需要繼續推進應重新思考,煤炭及相關投資會出現下降。


看今后一段時間,一批在建煤礦會逐步投產,一些落后產能和衰老煤礦退出,總的供給會增加,而需要基本穩定,因此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基本平衡,有朝略寬松方向發展趨勢。


這一情況將致使有利于煤炭市場平穩運行的因素得到加強:一是地方政府調控能力增強,煤炭生產不斷向晉陜蒙集中(目前已超過70%),在建煤礦主要分布在這一區域,未來這一趨勢更加明顯,煤炭是晉陜蒙重要的經濟支撐,對合理煤價是有期望的。二是企業自身維護市場能力不斷提高,新山東能源集團、晉能控股集團組建,前四家市場占有率接近40%,行業由過度競爭向寡占型轉變,一定程度上會減少過去惡性競爭的局面再次出現。


煤炭相關產業未來必須考慮碳價問題,不可避免要加重企業負擔,必定壓力向煤炭傳遞,成本偏高的煤礦很快無法生存。盡管西部煤炭成本也會上升,但開采條件好、生產成本不到東部的50%,即便加上運輸費用,競爭力仍比東部強,因此煤炭生產加速向晉陜蒙集中,加速東部和中部多數省區是加速退出煤炭生產。


東中部分布式光伏技術可開發量僅10億千瓦,耕地紅線要求進一步制約了分布式能源開發,未來大規模風電光伏還得靠西部,需要風光水火儲打捆外送,配套煤電是比較明確的增長點,西部還會布局一些煤化工,因此煤炭消費會加速西移。


總產量基本穩定或下降,頭部企業即使產量穩定,市場占有率也會提高,行業自律得到加強。一批企業可能出現經營困難,兼并重組繼續推進。一些兄弟企業,聯合重組抱團取暖,也會推高產業集中度。


朱吉茂指出,考慮到可再生能源制氫耦合現代煤化工、CCUS減碳、能源安全保底等因素,較長一個時期內我國仍需一定規模的煤炭,“十四五”煤炭需求仍處于40億噸上下高位平臺期,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是鞏固的;2030年碳達峰后碳排放要適度下降,煤炭作為碳排放的最大貢獻者,必將承擔減排重任,因此2031~2040年煤炭消費量會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但仍是重要的能源品種;2040后,現有的大批燃煤電廠達到服務年限30年左右需要退出,可再生能源累計上到較大規模,加上儲能規模化運用,煤炭消費出現快速下降,為2060年實現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但朱吉茂同時表示,國際形勢紛繁復雜,我們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未來十年是中國十分關鍵是十年,能源安全不得不考慮,碳達峰前煤炭作為主體能源的地位仍然不會動搖,之后下降速度加快,短期不宜出臺過于激進的去煤政策,但壓煤趨勢會越來越嚴厲。


綜合考慮碳中和的背景、對煤炭產業帶來的挑戰和煤炭市場帶來的影響,以及低碳、減碳技術發展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因素,朱吉茂提出煤炭企業應對碳中和的初步思考,那就是:不要慌、要重視、降低成本、謹慎投資、加快轉型、減碳工程。

(編輯:張艷  審校:寇建仁)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